2010 雅典畫展 ~十年磨一劍
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-----唐 賈島
很多年來,家長總是問我 :「方老師,學畫以後可以做什麼?」
很多年後,我總是問著當年的學生:「以前學畫,現在可以做什麼?」
「你不知道哦---!!!我光做powerpoint上台簡報就打死一堆人了。」
就讀醫學工程碩士班的學生繼續得意的說: 「你知道嗎? 沒上過美術課的同學,
在電腦上配置圖文就累的半死。 每次我上台報告時,老師表情就很滿意
,不然 偶怎麼會直升碩士班?」
對雅典來說,當年播下的藝術種籽開花了
報名甄試申請大學建築系的學生緊張的回來報告:「口試的時候,教授們都隨便 問問,
對我沒什麼興趣的樣子,甚至還問我:『你們高中有多少人??』」
「恭喜你啦!應該考上了。」我說 「作品夠水準,教授沒啥好問了」
成績公佈,口試和作品審查高分超出錄取標準許多
十二年前,雅典標榜不以考試和競賽作為招生主軸,
反而強調興趣培養和發展性向為主的教學理念,
引起許多愛護我們家長的關心 __總覺得在功利與速食的學習環境裏,
強調理想的教學,怕是曲高和寡, 難以為繼。
若真要是速食,雅典才是直通車!!!我自己心裡清楚,
美術的學習講究直指心 源,只有培養興趣方能一門深入,不假外求
---誇稱比賽捷徑與獲獎種種有益入學 的包裝話術---無非是誘人的國王新衣
一個孩子,在標榜考試升學的畫室裏從國中到高中,孜孜不倦畫了六年
,結果術 科分數不盡理想,早早被判定「不建議,不看好」甄試北藝大的考試。
不甘心的她,跟著媽媽來到雅典,看誰兩星期的努力如何能扭轉乾坤?
北藝大公佈成績之後,簡訊顯示著-----「老師,我收到北藝成績單:面試85分,
當天考試作品88分,我兩星期的努力大於三年, 老師是神神神神神……
註:(北藝大錄取標準為82分)
至於考入國立高中美術班的國中生,紹菁是考前一個月開始,另一位致鈞是考前 兩週才加入雅典,
放榜時媽媽眉開眼笑的問:「老師,如果我們早一點開始,會 不會考得更好?」
還有,從小在雅典一路玩美術長大的寶寶和于心姐妹,在美術 班入學考時,
素描雙雙得分頂標的表現。
不知道如何選擇的煩惱
我很想跟他們說 說學生昱佳的故事───昱佳四歲起在雅典上課,
一路輕鬆考入國小美術班(輕鬆 是因為從未"加強學習"過)
繼而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桃園國中美術班,畢業後 再考入北市中正高中美術班。
高二時,即以新秀之姿被國立歷史博物館選入作品 展覽。
今年大學術科考試前,大夥努力加強術科的當下,
昱佳一派輕鬆地讀著藝 術鑑賞的講義…..「你───作品集,還有其他的東西都ok了嗎?」
我關心的問 「早就整理好了,老師,可以跟我你討論一下瑪格立特和超現實主義嗎?」
上 周,術科分數放榜----結果是----每科分數都達頂標。
煩惱的是------真不知該選師範大學?
還是台灣藝術大學?
或是台北藝術大學?
她讓我想到另一位學生上甯,高二時到法國作藝術博物館的自助旅行,
高三時已經把<<藝術的故事>>讀完,還做了摘要和筆記, 這原是考研究所的書目啊!
大學畢業後立刻留在系上擔任助教,這是讓人不訝異的結果。
「那種考試升學班訓練的學生,尤其作品集做得越精美的,比賽獎項越多的,
交叉一比對,現場考試時(面試)碰到要創意和表現的題目就立刻掛了。」
她以助教參與招生流程的經驗,清楚分析大學術科甄試申請的實際真相與趨向。
還有遠赴西雅圖的YVONNE,在美國的高中美術課才一下筆,
就讓美術老師 驚訝的問:「台灣的學生都這麼厲害嗎? 台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」
今年,她將面臨自己逐夢的挑戰,申請美國前十大設計名校,
名校Parsons要求 作品集的每件作品需加文章說明、創意緣由及中心論述(部分作品影本展示於展 場)。
不分各地,自我闡述與創作表現的強調表現,才是升入一流名校的唯一根本 大道。
已有大學驚豔於她的作品,來函願意提供獎學金歡迎她就讀。
我們知道 這條時時砥礪路上 並不寂寞